浦城:醫生世家“疫”線展家風
2020-05-08 20:59:54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王俊傑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東南網訊 在疫情期間的朋友圈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人們換着花樣打發時間,分享諸如煮飯、做蛋糕等畫面。而在醫護人員的朋友圈中,則是滿屏的口罩勒痕、發白手指和疲憊的軀體。相比之下,我們應該讚美這些爲大多數人帶來安全、幸福的醫護人員,正是因爲他們的舍小家爲大家,纔有今天疫情的有效控制。 主動請纓 投身一線 除夕夜,一位“90後”年輕醫師在內科值完通宵夜班後,主動報名來到被外界認爲最危險、傳染機率最大的地方——感染性疾病科。他叫羅晟,是浦城縣醫院內科醫生,一名準爸爸。按理說,此時,他應該陪在懷孕的妻子身邊,一起和妻子唸詩唱歌給肚子裏的寶寶聽,但他卻在第一時間來到了病患身邊,來到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線。 感染科值班的第一晚,來了8名病人,其中6名與疑似病例有接觸史。他沒有慌亂,而是嚴格按照培訓的規程,有條不紊地開展詢問病史、梳理行動軌跡、查驗CT、取咽拭子等工作。 病人凌晨1點多到醫院,有較大的牴觸情緒,對覈驗工作不配合。羅晟每次接待病人都耐心細緻地向他們講解每項工作進行的必要性。在他的開導下,病人漸漸冷靜下來。當忙完這些工作,已是凌晨4點,眼裏佈滿了血絲的他又用因反覆消毒而皸裂出血的雙手開始寫病歷,並向值班領導彙報病人情況。 全家齊上陣 同心抗“疫情” 羅晟一家四口都是黨員,都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他的妻子周瑩是浦城縣管厝鄉文化站站長,也是楮林村黨支部書記。疫情初始,懷孕4個月的周瑩在崗位上忙着聯絡廣告公司製作各類宣傳資料,忙着拉橫幅、貼標語、走村入戶、播放宣傳音視頻等各項工作。受這次疫情影響,距離不到30公里的夫妻倆再見已是一個月之後。 羅晟的父親是浦城縣商業總公司黨總支副書記,疫情期間,他和同事一起在城西卡點做志願者,每天進行勸導、登記信息、測量體溫等工作。羅晟的父親每天早晨6點準時到城西卡口參與值守。遇到不理解、不配合疫情防控的羣衆,耐心勸導成了每日的“必修課”。 羅晟的母親是浦城縣蓮塘衛生院退休返聘的醫務人員,因年齡較大,該院並未安排其外出參與卡口測量體溫工作,而是在原崗位上班。但她卻主動找到院領導,要求到疫情防控一線。幾天後,她便在忠信高速路口爲來往車輛上的人員測量體溫。 “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你害怕嗎?”“我自己是不怕,就怕把病毒帶回家,所以每次回家前的消毒工作總是做得格外認真。”說起疫情期間的“小心翼翼”,羅晟說,作爲一名醫生,面對疫情,救治病人是他的職責;作爲一名黨員,面對困難,挺身而出是他的職責。所以,在3月1日至今,羅晟再次主動報名來到病人接觸量最大、臨時搭設簡易帳篷的預檢分診。(葉永仕) |
相關閱讀:
- [05-07] 建甌:一線督查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 [05-03] 衢寧鐵路(政和段)建設一線見聞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