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牽娥開店記
2017-06-27 09:10:47 來源: 責任編輯:浦城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6月23日,在楓溪鄉岱後村,王牽娥正忙着給來農家樂吃飯的客人上菜。 “最近到楓溪看春季梯田的遊客很多,有時候週末我都忙不過來。”王牽娥告訴記者,她是岱後村第一個靠開農家樂致富的,現在有不少村民也想分一杯羹。“多虧了村裏的支持,不然我肯定開不了這個店。” 楓溪鄉岱後村平均海拔900米,和武夷山吳屯村交界,是浦城第一個黨支部及崇(安)浦(城)邊區工會、農會遺址所在地。2015年開始,該村在縣、鄉兩級幫助下大力開展精準扶貧工作,而鄉村旅遊就是其中的重點發展項目之一。 “岱後村有梯田美景,有山珍美食,去年我們還依託崇(安)浦(城)邊區工會遺址建設了楓溪鄉岱後村紅色文化展示館,目前已經有來自廈門、福州等地知名畫家前來寫生,並給予了高度評價。”村主任黃遠富告訴記者,別看現在岱後村發展的紅紅火火,但是在鄉村旅遊剛起步的2015年,村民們都不願意嘗試農家樂這一新鮮事物。 王牽娥今年40多歲,原先一直在武夷山的一家酒店上班,雖然收入穩定,但是要供養兩個小孩讀書,生活還是有些拮据。 2015年底,村裏找到王牽娥,希望她能開起農家樂,作爲鄉村旅遊的配套設施。 “村裏找到我是因爲我有酒店上班的經驗,但是當時並不知道能發展成什麼樣,怕吃虧,所以一直猶豫不定。”爲了打消王牽娥的顧慮,村裏立即制定並出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 “我們帶着村民到武夷山、水北際嶺等地參觀學習,而且還以承包的形式,由村裏提供場地,不收租金、不收電費,支持王牽娥開農家樂。”黃遠富告訴記者,隨着鄉村遊的發展,村裏現在每年要接待近5000名遊客,因此,農家樂的生意也是越加紅火。 “現在我的小店可以同時接待3至4桌客人,經常出現滿員的情況。”王牽娥說,去年一年她就賺了近5萬元,今年,她還準備繼續擴大規模,做大自己的“農家樂”。(袁野)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