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設施短板 建生態名村
2017-03-31 09:27:21 來源: 責任編輯:浦城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位於閩浙贛三省交界的盤亭鄉深坑村,是南下入閩第一村,在歷史上是一處交通要塞,該村仙霞古道、泗州橋歷來是過往客商的必經之路,曾一度繁華。近年來,深坑村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資金,“美麗鄉村”建設、水土保持項目、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示範點等項目建設接踵而來,整個村的變化可謂日新月異。 完善基礎設施 創造宜居環境 進出村部主幹道旁的泥土路上,工人正用原石覆蓋,壘砌成石頭路;村民服務中心門口,佔地1000餘平方米的廣場上,工人在忙着鋪設吸水磚。3月23日,盤亭鄉深坑村各項目施工現場呈現一片繁忙景象。 “早在2013年,我們就在村裏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對全村自然村的小道進行水泥路硬化。”深坑村村主任邱燦田說,去年裏下線(上西坑通往裏壠關)的開通,標誌着深坑村通組公路的全面完成。 道路好走了,走的人也就多了起來。看着來村裏的人氣“旺”起來了,村支書黃孝清便有了想法:要讓村裏更漂亮,留住更多的人。 2014年,深坑村積極向上級部門申報市級美麗鄉村建設項目,經過一年的努力,“美麗鄉村”建設開始了。河道清淤、道路硬化、森林公園建設、古道修復,一件件民生工程落實下去,深坑村慢慢地“靚”了起來。 泗州橋未重修之前是一座危橋,安全隱患較大,原先準備拆除,村民大會召開後,大多數村民覺得這是村裏的“名片”,不能毀了它。在村民們的一片呼聲下,這座橋開始重現當年的“榮光”。加固橋基、鋪設吸水磚、修建廊亭,短短幾個月的時間,一座嶄新的徽派建築坐落在泗州橋上。 “2016年是我們村最忙碌的一年,好幾個項目建設開足馬力,每天都在變化,真是看在眼裏,喜在心裏。”黃孝清說,全長700餘米的生態護岸就在村部旁邊,在國道上一眼就能看到,加上佔地1000餘平方米農民服務中心,簡直就是一座“村中誠”,夜晚來臨,村部的廣場燈亮了起來,方圓好幾裏的村民都趕來跳廣場舞,人氣越來越旺。 打造環保綠地 建設生態名村 “深坑村森林覆蓋率達82%,有生態公益林1700畝,每年要花費2.4萬元用於防火管護、林業生態保護、林業道路維護等方面。”黃孝清說,只有保住綠水青山才能實現金山銀山。 生態環境保護好了,人文環境也不能落下。2011年,在村財只有5000元的情況下,深坑村就開始聘請衛生保潔員進行衛生日常管護。2013年深坑村向上級部門報批生態村建設,沿街道2邊做了300多米的綠化帶,還成立衛生專員,讓黨員、幹部帶頭做,羣衆一旁學,最後引導村民一起跟着幹。此外,村裏還通過村規民約,落實門前三包責任,一步步增強村民家園意識。 經過引導、示範,深坑村的環境衛生得到很大改善,在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方面,還成爲了縣裏垃圾分類試點村,萬人保潔機制常態化。 “在當前百日攻堅戰中,深坑村嚴格執行環保自查機制,對境內涉污企業進行關停,目前村內的砂石廠、竹器廠、生物質燃料廠已關停,對於涉污的生豬養殖場2家實行拆除。”黃孝清說,讓農村擁有青山綠水、建成美好家園,是人們的共同理想,也是關停、整改涉污企業的目的所在,這樣才能使村裏常綠常清,讓村裏人樂居,城裏人嚮往。(葉永仕)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