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縣小徑竹種植面積達2.7萬畝
2016-04-20 14:39:48 來源: 責任編輯:浦城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4月13日,在萬安鄉連墩村青竹嶺百畝連片的雷竹林內,破土而出的青青雷竹隨處可見,工人正忙着挖雷竹筍。據該林場主黃建生介紹,每年雷竹林可畝產雷筍1000公斤左右。
黃建生說,雷筍,學名雷竹筍,又名雷公筍,因早春打雷即出筍而得名,它具有出筍早、產量高、筍期長、效益高等特點。由於雷筍是春筍市場上最早上市的筍種,錯峯上市使得雷筍的效益顯著,因此雷竹筍平均價格在20~26元一公斤,主要銷往上海、江蘇、浙江一帶,市場暢銷。雷筍能吃,雷竹也能用。據介紹,雷竹可用於造紙,一噸雷竹可賣500元左右。
“受去年寒潮影響,雷竹筍的產量偏低。”黃建生說,爲了提高雷竹產量,他們沿用以往的老辦法,通過礱糠覆蓋增溫,微生物發酵分解營養的方法,促進竹筍發育,提早出筍;施用有機肥,改良土壤,提高產量;利用噴灌系統,促進地下鞭繫結構生長。
近年來,我縣積極開發雷竹、方竹、苦竹等小徑竹,目前全縣小徑竹種植面積達2.7萬畝,其中尤以雷竹的經濟效益最好,農民種植積極性較高。“全縣種植雷竹有5000畝,畝產筍竹約1萬元。”縣林業局竹業股股長李榮芳說,雷竹筍作爲蛋白質含量較高的綠色蔬菜,有助消化、抗疲勞、抗疾病等功效,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葉永仕) 背景資料>>> 雷竹性文雅,喜肥沃,怕積水,鞭細根少。以1年爲一個週期,連年出筍。在出筍期與筍芽分化期要求有充足的降水,能忍耐-13.1℃的低溫,但大雪會對雷竹造成很大的危害。雷竹還對土壤要求較高,需疏鬆的沙質壤土,在普通的紅壤與黃壤中也能存活。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