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全面對外開放
2015-08-26 15:04:42 來源:浦城新聞網 責任編輯:施柳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15日上午,位於哈爾濱郊外的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正式開館,全面對外開放。 展廳裏,一組泥塑場景再現讓參觀者觸目驚心:一箇中國人被兩個日本人按住,一個日本軍醫給他注射致命病菌。 特地從新疆趕來的趙興芳在陳列館看到了父親趙宗博的銘牌,悲從中來。1943年,趙宗博被"特別移送"至七三一部隊,成爲人體實驗的犧牲者。 這座記載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的陳列館,將侵華日軍進行人體實驗和細菌戰的反人類暴行昭告天下。 打開歷史的"潘多拉魔盒" "哈爾濱郊外二十公里,曠野裏的平房地區有一處,六平方公里的人間地獄,七三一部隊,你們到底做了什麼?"這是日本著名作家、《惡魔的飽食》作者森村誠一創作的混聲合唱組曲中的一句歌詞。 70年前,在哈爾濱平房地區突然出現一座充滿陰森和恐怖的"工廠"。它就像希臘神話中的潘多拉魔盒,"魔盒"裏盡是病毒、疾病、罪惡和暴行。 70年後的今天,在七三一部隊遺址東側,一座矩形黑灰色的陳列館落成。在這座被命名爲"黑盒"的建築裏,陳列的大量藏品向世界真實地還原了侵華日軍進行人體實驗和細菌戰的反人類罪行。 從遼寧錦州趕來的張可偉,在七三一陳列館"特別移送"檔案展區久久佇立,他的父親張慧忠的名字就在上面。1941年,張慧忠被"特別移送"至七三一部隊,直到1949年春天,張可偉才知道父親被用作人體實驗。 張慧忠僅是衆多受害者之一。七三一部隊建立之後,大量繁殖鼠疫、霍亂、傷寒、炭疽和赤痢等傳染細菌,應用於研製殺人武器,並以當時的愛國人士及普通老百姓爲對象,對其採取斷水、乾熱、電擊、凍傷等方法,進行慘絕人寰的實驗。 僅在1939年至1945年,就至少有3000人被當作實驗材料慘遭日軍殺害。而在侵華日軍進行的細菌戰中,遭到屠殺和殘害的人至少30萬人。 無可辯駁的鐵證 在參觀的人羣中,一位日本老人神情凝重。他叫森正孝,在日本研究七三一部隊及細菌戰等問題已30年。2008年,森正孝把大量珍貴的細菌戰影像資料捐贈給哈爾濱市社科院。 "看到自己捐贈的展品,我感到很欣慰,七三一陳列館新館客觀地表現了歷史,真實地反映了七三一部隊罪行。"森正孝說,"回到日本後,我會向身邊的朋友介紹,讓他們來參觀。" 澤正邦曾是七三一部隊活體解剖的參與者之一。他在一份證言檔案中說:"我做過活體解剖實驗,是在感染了梅毒菌的中國女性身上,在她活着的時候和睡着的時候做的解剖。要用動脈止血鉗,因爲還活着,血會流出來,就像水龍頭出水那樣流出來。直到現在我也不敢回憶這些事情。" 在近20年的跨國取證中,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陳列館蒐集的七三一部隊原隊員證言視頻資料達200多個小時。他們和胡桃澤正邦一樣,以加害者的身份指證七三一的罪惡行徑,隨着他們的去世,這些證言顯得彌足珍貴,成爲戰爭親歷者最後的控訴。 除了中國和日本保留的資料詳細記錄了這支部隊的累累罪行,美國國家檔案館解密檔案也證實了這一事實。在美國國會圖書館科學技術部檔案室保存着七三一部隊人體實驗報告書原始檔案,包括《炭疽菌實驗報告》《鼻疽菌實驗報告》《鼠疫菌實驗報告》。這些檔案的影印件在七三一新館內都有展出。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館長金成民說,從遺址、檔案到證人證言,七三一部隊反人類罪行的證據鏈條十分完整,真實性無可辯駁,特別是美國解密的七三一部隊及日本細菌戰原始檔案,更將七三一滅絕人性的罪行鐵板釘釘。 以史爲鑑 捍衛和平 當日,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國歌響起,和平鴿放飛,人們爲那些慘遭殺害的同胞默哀…… 91歲高齡的抗聯老戰士李敏早早來到了現場,她說:"我的很多戰友就是慘遭七三一部隊殺害的,七三一陳列館告訴人們這支罪惡的部隊做了什麼,同時教育後人牢記歷史,維護和平。" 金成倍是韓國一家出版社的負責人,來哈爾濱已經一年多。他說,七三一部隊不僅給中國人民造成巨大傷害,朝鮮半島的人民也深受其害,它的反人類是不可否認的,應該讓全世界更多的人瞭解七三一部隊的暴行。 森正孝表示,中國有句古話"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七三一陳列館的全面開放以及七三一遺址的存在,就是提醒人們要牢記歷史,不忘和平,避免戰爭再次發生。 在七三一陳列館不遠處,有一座2010年立下的黑底白字的"謝罪與不戰和平之碑"。這塊碑由日本民間友好人士集資建立,在石碑基座上由日本人士鐫刻的一段文字,正是對七三一陳列館及遺址最好的詮釋--"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在中國犯下了世界歷史上史無前例的國家級罪行。我們作爲加害國的市民向那些被殘害的抗日戰士以及衆多無辜的中國人民和他們的遺屬真誠謝罪。我們在此立誓,以史爲鑑警示後人,永不犯同樣的罪行。" (新華社哈爾濱8月15日電)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